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打造建制的公民运动平台

参与政治,其实也是程度别的说法。缴税,投票,助选,参与政党算参与政治,不参与政党也算参与政治,理性建设与参与社会运动也是一环节,评议建言,还有鼓吹法制结构等,全属于政治范畴内。

我 国政治行使立法,司法与行政;像中华民国(台湾)为例子,仍有创制,否决,公投,考试等。我国政制基本基础有了,维权动作,例如民权运动,人权运动,受教 育权运动,母语教育权运动,女权运动,平权运动,性别歧视运动,公民醒觉运动等许许多多,林林种种运动是有的。

却无法透过一套系统与维护人参与,形成建 制。

这些需要形成专业班底,把所有诉求与规划,限制与如何克服达到目标的运动,透过建立机制,提供咨询,甚至参与与立法的工作,监督行政的贯彻等,都是重 要的环节。以反公害运动为例子,我们停留在抗争运动,也就是以集会为手段。再者,付诸于法律行动,但是显然不足;至少在证据与科学佐证,我们做不到细节。 

母语教育,我们以华文教育为例子,如果不是董事主权形成董总,华文教师形成教总,透过董教总发挥教育本质与看法,务实透过教育主权,形成教育成效评估;整 个母语教育早就松垮,问题是整个运动仍停留在非专业的级别;甚至可以说社会机制投入的工作,不包含运动如何进行深化与有效为准。

这些涉及母语教育的专业, 谈的是实际效应与教育部交涉,比较下说的是教育理论与整个教育机制的操作,例如增建新学校,或关丹设独立中学。什么是独立中学,必须清晰有系统的描述出 来,让外界好不含糊的不鱼目混珠。再者,整个机制确保不排外,主张并容,与外界甚至国外可以深入不只是交流,而是体系的相互支援。我们现在的公民运动可谓 脆弱,仅是停留在人的观点,说到动员一定是集会动员,说道评议,只是文章评论。

说真的,很肤浅。既然是拥有母语教育权,整个高等教育建设起来,为什么没有更专业与系统;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运动的量,更必须是素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