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星期三

依教育发展大蓝图,仅允就读国中?

在《星洲日报》的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中,你可以读到一则新闻,题目是维持多元教育体系,副题是小学自行决定。中学入国中。

文中指该大蓝图初步报告阐明,将维持大马目前采用的教学体系结构,尤其是使用华语或淡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学校。

但是第二段写到:“报告说,家长可自行决定把孩子送到国民学校,还是国民型学校接受教育;结束小学教育后,来自各源流的所有学生将进入国民中学时一起学习。”


上边注明家长可自行决定孩子在小学的受教育权,后边写明是所有学生将进入国民中学。这句话本身就很有争议性!

既然,注明维持多元教育体系,但作为一份完整的报告书,竟然把独立中学,私立学校排除在外,甚至维持多元教育体系是否涵盖独立中学,私立学校,甚至是文中提及的宗教学校,这无疑是有冲突的。

如果教育发展大蓝图限制了 “各源流的所有学生将进入国民中学”的框限,必然限制所有在华语或淡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学校或宗教小学的教师们给予孩子就读方向的鼓励,一般涉及教育方针的既定路线,必然剥削独立中学作为选择的公正性。

再者,身为教育大蓝图,写的内容竟然只触及语言部分,忽略人文与体育,甚至在德,智,礼,育,性等均等重视发展,让孩子成就完整人格,达到全人教育目标,这教育报告书,简直就是非常粗糙,毫无自主与因材施教的目标,也无法有效的在初等教育(中小学阶段)给孩子发展独立的人格。

甚至教育报告书不应该纳入国家领导人个人的主观观点,什么叫做雄心?什么叫做快速?简直一塌糊涂。秧苗助长叫快速吗?智能达到一定水平不代表人格发展成熟与完整,纵然部分学子的成绩优秀,但是并不符合政治目的的良好教育,如果出现资优生,仍需要按照他们个别情况与优势来量身订做,甚至必须明白所谓的资优生的天才所属范畴,给予专业领域的个别训练。

我们看见这些所谓教育发展大蓝图的名称上的浩浩荡荡,但是我可以从三方面直接说是烂得不可烂的教育思维的残存。

(1)我们并没有针对技术教育与职能教育在中学的接轨。

(2)我们也没有看见他们处理优质生鲜明的培育与系统的调教。

(3)我们更没有看见他们对于劣质生的挽救与因材施教。

(4)我们并没有看到施给教育与受教者的脐带关联,如何做好授教的管理与如何做好学习者的进步评估与方法的改善。

(5)学校本身的校风与行政体系,加上管理学校者处理纪律与身教的环节。

我们看见可笑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协助表现不佳的学校,用的办法竟然是减少县教育官员的行政职务,让他们花费时间做好与学校的互动?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说法,难道互动不包含在行政里头,难道贯彻教育方针,不是这些县级官员的范畴。

我反倒关心的是教师本身身负学校行政工作与教务的繁杂与可负荷程度。

我们都知道教师在学期制度上,一般尾段开会比执教时间长,这些官员浪费学生学习进度与时间反倒用来与教职员开会。请问合理吗?教师必须肩负校长与下午班主任的职责,编排考试内容与教材,这些原本属于更专业的一环却真空,没有人负责,请问是谁的错?

我们从订立教师的更高入学标准,却无视与教师的升迁与评估或升等,让只是一些人长期无数年凭个人爱好来订立分数。请问教师士气会高吗?

如果我们从整个教育大蓝图看,原来是教师英文水品不足,以致教学成效不好,却出现是合格授教的英文教师被指派负责别的工作,这简直就是错漏的行政管理导致。整篇大蓝图除了亡羊补牢却只是画饼充饥的毫无本末,也捉不到实质改革重点。

这一次的国阵领导政府的国家发展大蓝图可谓前所未有的烂,加上试题专注高层次思维,来一些叼钻搞笑的试题,我想考试用意是评估整体素质,本身间距难易考题就好,可以一次清楚知道整体同龄考生的水准到什么地方就足够!


反观,教育大蓝图本身除了并不能针对学习与教学给教育注入强心针;整篇报告书强调考试,速成与家长期待。整个教育已经被非教育思维的人主导,注定把国家与未来主人翁逼入教育死角。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