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候,啃了一大堆书。一些思想及理论都在那时候建立,后来爱好中华文化,很喜欢陈子昂的那么几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下之戚戚,黯然泣下。”
如此悲,不是我们拥有多少文明,而是我们失去多少开创新思维的空间。
理论对于孔子来说,从来不是什么。
我做个故事。
孔子对于子路问道,想指正,他就说:“非也!非也!”
子路说:“老师,你说什么鸟?”
孔子再解释说:“不通,不通!”
子路立即说:“老师,你想上厕所吗?干嘛扑通!扑通!!”
很多时候,理想的分析未必取得实际的效果,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情况及不是全能及全部情况都能符合。
如果错用及乱套,更或误解。理性分析也会沦为不理性,如果空凭言语及文字的传达。可能误传及理解的范畴及思想的考量点情况不通。
例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这不过是孔子信口的一句话,传了几世纪说不了什么大道理。
为什么有人说去芜存菁?但多少孔子门生捧为金科玉律?
如果我说孔子的话很主观,可以推翻。
也的确可以的,朋友在什么情况找你,找你借钱,难道你也喜悦,如果他的人格不怎么样,这些人找你有企图目的,难道也是喜悦?
就事情的评议经常出现看法不一致,这是正常的,有矛盾及争议,值得欣然面对,或许只是分析的角度不通,更或有些人对于事件的认知不深,有者深入研究看法肯定有出入,有者利用外在因素来衡量,有着带着立场出发,任何人都单靠理性分析,结果闹成一团,什么也看不清,而且把问题扰乱,真是难得糊涂,糊涂真难得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