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中外教育与伊斯兰教的教育观(转载)

看见许多在实行教育政策下,人为的偏差及在种族主义作祟,这些人如果真的秉持着宗教的说法及做法,不可能因为教育语言媒介不同而对各个源流的学校厚此薄彼。

如果依据学校的设立及增建这些都是所谓伊斯兰教内倡导的教化,为什么学校会碍于一些人为主观的理由而被禁止,这些政治干涉教育,完全不符合伊斯兰教精神,也违背教义的宽容宏大。

---------------------------------------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之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是说教育者施行教诲,使受教育者效法并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西方,教育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文是引导,诱导,即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完善发展。两者都是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

纵观人类教育史,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儿童能力,智力以及做人的道德与理想。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其父母及家庭成员影响直到成年独立生活,从自己的长辈那里学会如何生活,接受传统文化,成为一代新人。长大后每个人都深受社会的影响,按照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取决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及接受社会教育。以上两种教育一般计划性,目的性不强,但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学校教育则克服了以上的缺点,有很强计划性和目的性,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教育的形式

教育,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思想、技能、品质、体质、智能等方面能力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家庭教育——由家庭主要成员和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实施影响的活动;社会教育——由社会整体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全体成员实施影响的活动;学校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各种方式、手段,使受教育者成为实施教育者的培养目标,就其狭义来说专指学校教育。

三、教育的目的与范围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特点,贯穿于一切社会的教育之中。在人类开始发生的远古时期,教育产生于社会延续和保持人类生存的需要。其特征首先在于将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传下去。人类所以能生存发展,社会所以能延续进步,是因为新生一代不仅能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使之更加完善起来,而且能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这样,教育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存在,共发展,是永恒的范畴。’

教育行业属于文化范畴,但不同于其它文化行为,教育有强烈的目的性。在文史哲、逻辑、艺术、甚至科学领域里,都不乏纯业务的鼓吹者与社会脱离,没有明确的目的,在教育领域中不可能有人提倡“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凡是工具必以目的和效益见其长,因此,教育是人类社会最有明确目的的行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在近代城市和野蛮部落一样,一个社会团体的每一个成员,生来是未成熟的,无能的。没有语言、信仰、观念和社会标准。每一个传递本团体的生活经验的人,总有一天要死亡。但这个团体的生活仍将继续下去……这些未成熟的成员,不仅需要在形体上有适当数量的的人保存下来,而且必须接受教导,把成熟成员的兴趣、目的、知识技能和习惯接受下来,否则,这个团体将停止其特有的生活。”


四、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为积极的、重要的因素。它的基本职能是向年轻一代传授社会已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如果它的年轻一代不能掌握已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传统文化,不能按照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要求来行动,它便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上的进步和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和延续。人们能在多大的程度,多大的范围做到这一点,取抉于教育的普及程度。因此,教育事业的发达于否,教育普及的程度如何,乃是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大事。


古今中外,那些站在历史发展前沿的人们,无不倡导使更多的年轻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进行过执著的追求。虽然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不能不受历史的局限,打着时代的烙印,但这并不防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针对着“学在官府”,即只有周天子和各诸候国的官府才办学,而且等极森严,只有极少数的贵族子弟才能进学的情况,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并亲自办学。只要学生交学费(束修),他就让其入学,而不问其出身门第。


孔子首先在我国创办了“私学”。他的这一主张及其实践,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的勃兴开辟了道路,并为以后很长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这 对于创造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


五、中外教育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王守仁、蔡元培等,都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结了当时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把教育看成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第二,把诗、书、礼、乐、春秋当作主要教育内容,在教学上提出学思结合,文以载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深造自得等原则和方法,还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等一套学习过程。第三,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出长善救失,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慎独,去私解蔽,改过迁善,意志锻炼等原则和方法。第四,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重视教师作用,强调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躬践履行,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特别要提出的是我国古代的《礼记》,它总结儒家的教育经验,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古罗马的昆体良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阐发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研究了资产阶级在教育上提出的新问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写的《大教学论》,一般认为是教育 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他认为人总是首先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身,从事物的本源去获得知识,所以教学应该从实际事物开始。以后,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福禄培尔等欧洲教育家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他的教育学体系。他的代表著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提纲》。其中,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资产阶级教育家们称作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个以杜威(1859-1952)为最主要代表的新的教育流派——实用主义教育。《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杜威的教育主张,从新的角度对许多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曾广泛流行,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教育家们,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教育学著作,对于科学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凯洛夫(1883-1978)主编的《教育学》就是最有影响的著作。他认为教育是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里产生的,对推进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既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又是一种“ 历史的现象,”在阶极社会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在教学方面,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德育方面,强调人是从自己的阶级地位中获得道德观念的,重视通过各科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并总结了苏联学校进行国家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结合的经验。


六、教育家的观点和主张


我国的孔子是对教育的目的发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教育应培养智、仁、勇的“君子”、“贤才”(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威武不能屈)的具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主张身体、道德、智力和美感等方面平衡地、知识地发展。夸美纽丝等提出泛智主义的教育目的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法国的卢梭(1712——1778)、瑞士的 裴斯泰洛齐(1747——1827)等认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以求各种能力和谐发展。英国的斯宾塞(1820——1903)提倡依靠科学的、实际的或功利主义的原则来确定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完善生活作好准备,最有价值的教育,应建立在物理、生物和社会科学的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传授各种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美国的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要求把教育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历程,认为学校同其所处的社会密切相关,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是致力于个人本身和社会的生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造就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的体脑结合的新一代。他提出的乡村学校的培养目标,认为学生应具备“一、 健康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所有这些思想家、教育家的观点与主张,都曾经对教育工作起过积极的作用,代表着人类在一定时期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凝聚着前人在探索教育目的问题上的宝贵经验。


七、伊斯兰教的教育观


伊斯兰教的教育观源自于《古兰经》和“圣训”的伊斯兰信仰价值观和方法论之上。伊斯兰认为,教育是人类在真主的引导下,唤醒人的天性,提升人的灵性,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必要手段,是培养穆斯林优秀人才,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实现伊斯兰最高理想的唯一途径,其实质性的动机就是希望使伊斯兰这个团体生活继续下去。先知穆罕默德铸造了第一代畏主守法的伊斯兰精英,后来,层出不穷的精英又肩负了教育人民、导人至善的使命。


在伊斯兰信仰里,任何事物都是按照真主的法则运行,没有真主的决定,任何事物也不会发展。换言之,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真主预定的。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向着前走,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同时,也接受着不同的考验。在伊斯兰信仰里,根据古兰启示,对于民族形成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是包括所有宗族和群体的,它的形成和消失始终处于相对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且古兰启示也明确预言道:“真主必定不变更任何民众的情况,直到他们变更自己的情况。”(13:11)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当他们自己坠落滑坡不求上进,那么,真主就降预他们落后的下场,古兰启示中提到过这种倒退的现象。“在你们之前曾有许多世代,我就毁灭了他们。”(10:13)所以,自甘落后,就是自取灭亡,真主对于这样的人是不怜悯的,对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者,则会尽量给予机遇和引导。


伊斯兰教的教育观,包括所有与伊斯兰教相关的全部问题,例如:信仰、善功,以及由《古兰经》圣训、公议和类比这四大源泉而采纳,演绎的立法方面作科学性的广泛研究,探讨,而且对《古兰经》、圣训和立法原理的所有推本朔源的研究必须专心致志、凝神思索。


谢赫穆罕默德·古图卜在《伊斯兰教育的法程》一书中指出:伊斯兰教育首先应该强调人的正信,即:促使人与真主之间每时每刻,各个行动、一切思想和情感的持久的紧密联系。《古兰经》是涵盖宇宙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真理,“圣训”是《古兰经》的分析、概括、解释和补充。两者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指导纲领,必须坚持以法典的严肃性去实践和认真履行,来不得半点虚伪,有关教义、教旨和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原则、原理,必须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为净化心灵,深化信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探讨和研究。


谢赫穆罕默德·古图卜在《伊斯兰教育的法程》一书中还指出:“伊斯兰教的教育是无所不包的。它涉及人们的躯体和理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们在世界上的一切活动和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没有一丝毫被伊斯兰教育所唾弃,或被其所忽视。如果说某些组织只是确信人类生活中抽象的事物,那么,伊斯兰同时对这两类组织所持的信念兼而有之,而且使这两种信念在人们的内心里和现实生活中平衡、协调、相依相辅。”这种智慧且全面的教育观必将继续影响未来人类的思想、信仰、道德的健康发展,激励人类终身对真主创造的世界进行探索,并最终认识与崇拜宇宙的创造者——真主。


八、超前的伊斯兰教育思想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传承的工具。伊斯兰文化教育是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它不仅具有完整的教义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传统,而且富有深厚的哲理智慧。自从公元七世纪伊斯兰在阿拉伯半岛传播以来,伊斯兰文化历经一千四百多年而持久不衰,而且早已从阿拉伯半岛传播到亚、非、欧等广大地区。现在全世界约12亿人接受伊斯兰文化,这充分说明它是一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伊斯兰是全人类的宗教,真主普慈人类,赋予理性和智慧,并通过教育去认识真主创造宇宙和人类的客观规律,以“代治者”的身份去治理世界,改造自然和社会。但完成这一使命最为重要的环节,首先需要改造人。因此,在伊斯兰教最早的启示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4-5)在《古兰经》中提到关于教育的问题近一百多次。如:通过“教”,人可以学到知识。有了知识人才可成为大地上合格的“代治者”。所以说知识可以改变愚昧、落后的面貌;知识可以从简单的生存意识进而科学地改变世界。伊斯兰教以真主的“天启”确定了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对促进人类文明无疑具有更大的进步意义。因此,自公元750年到900年的近200年间,在“求学问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等的伊斯兰文化影响下,阿巴斯王朝经过持续近二百年的翻译运动,终于得到了人类文明的金苹果,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执科学、哲学、艺术等学科之牛耳,伊斯兰教的教育思想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①知识的来源

伊斯兰充分肯定了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价值,被称为造物主赋予人类认识和把握、改造世界的完美方式。《古兰经》告诉我们,真主造化阿丹后教他的第一课就是识记万物名称。这是真主对人类最初的引导和教育。真主造化好阿丹之后,把阿丹作为朝向让众天仙因庆贺而叩头,之后又说:“阿丹啊!你把这些事物的名称告诉他们吧!”(2:33)然后阿丹把天地之间众生及万物的名字都告诉了天使,这就是知识的来源。

真主把阿丹展现给众天使,天使们说,这是治理世界的代理人的祖先。天使们说:“真主啊!我们赞美你,颂你清净,你何必在大地上造化作罪流血的人呢?天使们说这话的根源是由于人类世界之前的世界诸如精灵世界就是把大地作为干 罪流血的场所了,在他们看来,人也不出其辙。但他们不知道或他们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即真主给阿丹教授了万物的名称——人类的知识。无论这种知识是在阿丹的理智中蕴藏,以后一步步地在他的子孙中开发,或者是阿丹刚刚到大地上时所使用的第一知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阿丹的知识直接来自于真主,是真主给人教授了知识。

②知识的内容

在伊斯兰信仰里,知识也包括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内容,伊斯兰要求信仰者按照真主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生活。也就是说,知识理论在伊斯兰那里不能 仅仅停留在作为谈资的层面。在圣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天使哲布拉依来到阿丹身边,天使带给阿丹道德、信仰和知识,让阿丹从中任选其一。阿丹选择了知识后天使要求道德和信仰返回天园。他们回答说,真主要求说,在知识传播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居留之所。这段圣训反映了伊斯兰的知识概念是多么综合,知识、信仰、道德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因此,从阿丹归真之后到施师、奴哈、易卜拉欣,伊斯玛尔来,伊斯哈格,叶尔孤伯,达吾德、穆撒、尔撒到我们的至圣穆罕默德,道统代代相传。真主在《古兰经》之前下降了《则布勒》、《讨拉特》、《引支勒》,而最后下降的《古兰经》则是一部一尘无染,分明真假,包罗古今与万象的经典。至圣穆罕默德通过向世人传达《古兰经》的真理,又瞩咐了驰名的圣训章节,将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和命令、禁止,以及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的崇高信仰,传播给全世界的穆斯林,造就了亿万忠诚的学者和信士。当今,世界各个角落有十几亿穆斯林,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有着共同的信仰,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不分国界和种族的同心圆。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我们应当牢记至圣穆罕默德的名言:“你们应当接近学者的讲席,倾听智者们的言论,因为真主常常以知识之光使已死亡之心重新获得生命,如同他用雨水使枯萎之大地生机勃发一样。”(布哈里圣训)


③知识传播的形式


伊斯兰认为,获取知识是个人与社会通过教育实现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是个人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迈向科技进展的第一步。伊斯兰鼓励人们去追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知识,号召人们以宇宙为 书本,以社会为学校,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努力揭示宇宙的种种奥秘与受创造的哲理,了解它的规律。总之,凡是与伊斯兰信仰、法规、价值观有关,或者所有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幸福,而不与伊斯兰精神相抵触的一切知识,都被认为是被追求与学习的知识。


伊斯兰知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相信的知识,它是真主启示给众先知们的知识。对此,穆斯林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另一种是伊斯兰号召人们通过探索、研究、试验所获取的知识。就对知识的传播而言,人与动物有天壤之别。人不是猴子,无法仅靠本能的遗传去获得知识与生存的本领。作为万物之灵,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靠动物性的本能遗传,更要依靠专属于人的获得性遗传,即靠后天的学习来继承并发展前辈已达到的文明成果,自古以来,人类知识与文明成果的接受与传播,有两种形式。一是口传;二是书传。口传是以传授者和接受者面对面地直接交流为基本方式,这种方式 不但会受时空的阻隔,或参与人数相对较少的局限,而且也会因传播者生老病死等状况的不可阻档而中断。历史上那些记载的文明之所以失传,主要是由口传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而书传,则不需要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直接见面,它不但不受时空的阻隔与人数的局限,而且也不受传播者寿命与健康与否的限制。人,都能不同程度地受教育,不同程度地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财富。所以,自文字发明以来,书传就成了主要的人类文明传播方式。


在伊斯兰时期(蒙昧时代)阿拉伯地区有一种称为“悬诗”、“招贴”的传说,诗人和著作家将他们的作品张贴在城市中一些特定的墙壁上,以供他人赏阅,通过这种方式 ,最新的消息,传奇故事就从一个城市传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从而广为人知。《古兰经》最初也是通过众口相传的模式而被早期的穆斯林所熟知。继而,这种传播模式成了伊斯兰文化发展的特色。这些琅琅上口并流传深远的诗篇、经文、格言和传说故事等逐渐成为人们论述观点的依据,直至今天,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保持了背诵《古兰经》与圣训章节的传统,并习惯引用经训作为论据,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④崇尚知识、尊重学者


知识分子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开拓者,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千分尺,也是反映一个社会进步与没落的参照表。伊斯兰教从诞生之时起就形成了崇尚知识,尊重学者的社会风气,直到现在,在伊斯兰国家里,教师和学者同样受到社会的普遍爱戴与尊重。《古兰经》一再强调,有知与无知者的确不能相提并论,并确立了知识分子在今后两世的崇高地位。(参阅古兰12:79;6:105;39:9;35:19-20:269等)(圣训)在强调这一观点的同时更加具体化。“谁想得到今世的福利,他应当去求知,谁想得到后世,他应去求知,谁想二者兼顾,他应当去求知,”“学者的品级属于第三,学者以上唯有真主和天使……”


就这样,伊斯兰以特有的号召方式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把人类思维从顽固僵化,愚昧无知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正是由于这些激动人心的鼓励,在穆圣去世后的几百年内,穆斯林以空前未有的热情 ,投身于求知的洪流中,从而创造了中世纪灿烂辉煌的伊斯兰文明。


纵观中世纪的东西方历史,在古代中国封建专制国家,焚书坑儒,文字狱屡见不鲜;在欧洲到16世纪,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悲剧仍然继续着,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都成为神学祭坛上的牺牲品。而与之同时代的伊斯兰教却给予知识分子“列圣的继承者”、“品居第三”的社会地位,今世的福利与后世的天园作为至高无上的奖励,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知识的定义


伊斯兰认为,知识就是人通过感官途径,理性途径探索、研究以及先知们所特有的启示途径而获得的种种认识、思想与信念。知识就其内容、目的而论,首先,最高的境界是认识真主,因为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真主。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学者们所采用的理性途径,第二是修士所采用的参悟途径。第一种途径的使用者如果是穆斯林,就被称为教义学家,采用第二种途径者如果符合教义,就是修士。


在伊斯兰看来,知识如果不能趋向宇宙第一真理,即非认识真主的知识,就没有什么益处。人如果了解伊斯兰的规律,万物的本质,但忽视了创造宇宙万物的真主,那么,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呢?因为,它没有发挥自己最终的作用,即让人认识自我及其在宇宙存在中的位置。


有一天,艾奈斯·本·马立克在穆圣面前表扬一个人,于是,穆圣问道:“他的知识如何?”艾奈斯·本·马立克说,“真主的使者啊!他的功修如何多,他的优点如何多,他的品德如何出众。穆圣仍问道“他的知识如何?”大家说“真主的使者啊!”我们都赞扬他的宗教功修,你却追问我们他的知识与素养如何。先知穆罕默德说道“一个孜孜不倦的礼拜的愚人,由于他的无知而遭到的不幸远比一个无耻之徒的放肆还要严重。人们接近真主的程度如何,只是依据人们的智力知识的能量来决定。”穆圣还说:“知识是宗教的生命,你们当以知识程度来互相推荐,以便你们认识你们所被禁诫的典章制度的道理。”


信仰如果以知识为基础的话,就有了理性的认识,才算得上是坚固的信仰,否则就是盲从且极容易滑向迷信的深渊。知识是让人走上正道的途径,是认识和健全信仰的保证。高水平的信仰基于对真理的理智的追求,它不是一种人云亦云,随大流的从众行为,也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更不是如痴如狂的迷信,而是理智深思熟虑后的自觉行为。信仰者对其所信的宗教,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低水平的信仰,则是对真理的情感性崇拜,它虽然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崇敬,但因浓郁的情感色彩而总不免带有盲目性,这种信仰有滑向迷信的可能。因此,我们不仅要勤于功修的干办,还要努力追求知识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信仰才会更加坚固与完美。


⑥追求知识、崇尚科学


《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知识的巨著,能启发人们深思参悟,科学认知,为人们进行知识探索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南,使科学精神在伊斯兰教信仰中得以贯彻、体现。
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不但要学习宗教知识,还要学习包括科学等在内的一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益的所有知识。《古兰经》和“圣训”作为伊斯兰教的基础,鼓励人们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昼夜的轮流,以及真主在天地间所造的森罗万象,在克已的民众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10:6)又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10:101)经文意在号召人们观察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要勤于思考。“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24:45)


在这里,真主启发人们探索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的科学道理。这些经文对于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身都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造福人类社会的积极性。


《古兰经》和“圣训”从信仰的高度鼓励穆斯林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对穆斯林来说,这不仅是在现世积极耕耘,创造幸福 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一项受到主圣喜悦的善行和功修。在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伊斯兰世界对于科学的贡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保存和传承了古代科学的成果,并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倭玛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期间,伊斯兰国家的统治者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结合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高举科学与文化的大旗,成立了专门机构,拨出专项资金组织和鼓励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经典的教导,官方的扶持,社会的需要,使当时的穆斯林知识分子以《古兰经》与“圣训”为精神动力,献身于钻研科学,学术探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世人奉献出了一份份的科学成果,也造就了一批科学巨匠,他们不仅为伊斯兰文明,也为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八世纪中叶到13世纪,推动穆斯林民族成为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表率。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古代流传下欧几里德几何学和托勒密太阳系;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数学和炼金术;基督教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美国学者在其著作《阿拉伯通史》中说:“在八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托举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要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



正因为《古兰经》和“圣训”提倡学知识,学科学,这些精神主旨在中世纪的伊斯兰国家中得到了具体的贯彻体现,才使阿拉伯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黎明走向灿烂辉煌的近午时期。
九、伊斯兰教育观的基本特点


伊斯兰教育观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它不仅对伊斯兰文化的崛起、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穆斯林修身和培育后代的主要途径。因为在穆斯林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精神培育,灵魂的铸造和品性的修炼。因此,穆斯林历来对教育极为重视,并归纳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学习方案。具体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终身教育观


根据教义,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真主以理智、知识和思维分辩能力使其优于越于一切动物。为了有效地管理与建设好这个世界,完成真主的使命,人必须使知识代代相传。伊斯兰教要求人们把知识作为一项天职的同时,还告诫人们:“求知,从摇篮到坟墓。”即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让人们用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迎接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为完成代治而努力奋斗。


2)义务教育观


伊斯兰自传播之日起,就把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明确提出了求学是每个穆斯林男女的天职,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职责,把追求知识,接受教育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下来。求知对于穆斯林而言是对真主应尽的义务,受教育是穆斯林必须遵守与实践的。


3)教育观的平等性


伊斯兰把受教育看成是女子与男子的平等权利,无论男女都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权利,并以宗教法律的形式把这种平等权利确定下来,以便穆斯林遵守。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尽管在穆斯林的教育现实实践中,女子教育有时也很薄弱,但正基于先知的这一教导和超前思想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女子教育从未中断过。


4)教育观的广泛性


伊斯兰的教育观是建立在《古兰经》思想之上的,而他的基础也是以《古兰经》为主体的,伊斯兰教育观的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的同时,又兼纳世俗教育的各个方面,把信仰和知识结合起来,世俗教育和宗教 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伊斯兰教育观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教育时间上,伊斯兰提倡受教育不受时间、年龄的限制,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第二,从教育空间上看,伊斯兰教育不限于某一地点,渗透于社会的每个角落。第三,从教育内容看,伊斯兰教育强调宗教教育应与世俗教育相协调,信仰与科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方位推进。第四、从教育观对象上看,不分男女老少,民族、种族、职业、地位,而把全人类作为受教育的对象。第五,从培养目标上看,伊斯兰教育培养的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即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他们的职业、身份、地位、级别可以不同,但他们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即以不同的身份,从各自的领域,为共同履行职责而各尽其职为完成“代治”的使命而努力拼搏。


总之,伊斯兰鼓励人们去追求一切有益于社会进步,为人类带来幸福与发展的知识。因为它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世界的代理者与建设者。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穆斯林,更要努力学习各学科知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倡盛作出自己的一点努力与贡献。

原载 青海西宁《绿荫》杂志

http://www.china774.com/Article/read.asp?id=5063

1 条评论:

pingjinn 说...

转载:种族与回教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8009

【特约评论/法立诺(本刊黄书琪翻译)】说起来奇怪,回教在经历1400年的传扬之后,却依然有回教徒无法参透所信仰的宗教的普世价值。更奇怪的是,有些人一边强调回教的普世性、男性信徒或女性信徒之间的情谊,却又无法搞清楚回教信仰与种族主义是两码子事。



时至今日,这样的口不对心依然处处可见,很悲哀的,许多回教社群已经习惯、以为浅肤色者天生就具有优势,掌握特权。更有趣的是,回教徒会因美国、欧洲的白人改信回教而雀跃万分,但对于每年成千上万的非洲人或亚洲人改信回教的事实,却好像没有一点激情表现。



令人难过的是,当这种思考体现在今日的政府治理与政治领域中,有些回教徒依然把种族与血缘置于竞争能力和成就之上,更不管宗教信仰,他们的种族性思维已经根深蒂固的留在脑海中,以为某些种族理所当然的就比其他人来得优秀。



最近,在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就出现这样一个案例,当雪兰莪州州务大臣卡立依布拉欣任命华裔女性刘秀梅出任雪州经济发展局的总经理,引发一连串争论。撇开刘秀梅是卡立依布拉欣依法任命的事实,一些人以雪州马来人回教徒会反对这项任命为由,公开反对这项人事任命案。但是,大家又是基于什么理由而反对呢?因为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吗?



这些反对者之中还包括部分回教党成员,这让马来西亚种族政治本来就波涛汹涌的池水更添几股暗流。



回教强调肤色无差



当马来亚在1957年独立时,就因为各种不同种族与社群,因而成为一个多元宗教与族群的国家。30几年过去之后。这个国家却仍然是保守定调,而且,政府更打算把回教价值融入马来西亚宪法,让右翼民族主义政治添上回教色彩。



讽刺的是,马来西亚的回教组织似乎只对查禁书籍、禁止某些行为(包括最近可能针对瑜珈发布禁令)以及各种道德政策比较有兴趣。回教学者们也许会问,难道回教的普世价值就存在于这些社会工程的微尘当中吗?难道马来西亚的领导人没有意识到,抑或是已经遗忘,回教教旨中最简单的一个平等信仰,强调的就是肤色无差,而“种族”之于回教,更是一个不相容的概念。



马来西亚现在所面对的困境,一如其他回教社会所面对的一样,在捍卫与推广回教的同时,也要捍卫与促进回教徒的共同利益。以马来西亚为例,回教徒几乎都是马来人,因此也被看做是捍卫与促进马来人的利益,所以民族主义就不断宣扬马来文化的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关回教什么事?



这就是需要正统回教学者们来搞清楚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忘记,回教的成功与回教徒的成功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二者之间也可能会有相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明白,回教的胜利,意谓着上苍的普世价值如众生平等获得胜利。



政治胜利不代表符合回教伦理



另一方面,回教徒的胜利,可能是某一段时间的政治胜利,并不代表符合回教的伦理规范。举例而言,沙旦胡先(Saddam Hussein)打败科威特,这是一个回教国家打败另一个回教国家的战争,这能算是回教的胜利吗?



同样的,回教徒在平等与唯才适用的制度底下,竟然公开要求特权与优待,这是回教的胜利吗?



那些认为雪州经发局总经理一职应该由马来裔回教徒出任,而反对任命刘秀梅出任雪州经发局总经理的人,应该扪心自问──你们到底在争取什么?我们应该强调马来人回教徒的支配权还是选择植基于绩效、平等的管理?回教学者会提醒你们,后者才是属于回教的,前者则否。



无论如何,回教徒应该去思考,种族社群主义者其实就像是不同的教派,这些分门别派在正统回教与伦理当中根本不存在。且引述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的一句话:“告诉我,亚当是哪一族人?”我想这已足够说明一切。



法立诺(Farish A. Noor)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资深研究员,也是www.othermalaysia.org的创办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