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不但得不到君主大臣们的认同,也被当时很多的百姓所不齿。特别是道家掌门老聃,曾多次批评孔子的思想和行为,甚至认为孔子是个不可教育之人。
弘扬道家思想的《庄子》,就多次把孔子作为反面典型加以嘲弄和批判。其中记载的一个关于孔子企图劝说盗跖弃恶从善的故事,比较全面和深刻地揭批了孔子假仁假义的一面,令人深思。孔子对自己的这次行为,也感到非常地后悔。
故事说孔子有一个朋友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集聚了九千余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孔子对柳下季未曾教育好自己的兄弟,任其祸害国家和百姓十分不满。
并主动要求亲自去劝说盗跖,企图说服他弃恶从善。如果单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孔子能够冒着受辱甚至丧命的危险去规劝一个作恶多端的盗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应该说他确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
但故事后面记载的孔子规劝盗跖所说的一番话,就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和好笑了。他是怎么说的呢?
他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怒斥盗跖是如何的不仁义,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苦口婆心地劝盗跖放下屠刀。而是一上来就把盗跖捧上了天。
他说:我听说,大凡天下人有三种美德。上等的德性是生就魁梧高大,长得漂亮无双,天下人都喜欢。中等的德性是才智过人。三等的德性是勇武善战。人们只要具备这三种德行其中的一种,就可以南面称王了。而您-—盗跖大将军简直就是人上之人,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美德。有这种美德的人,却得了个盗跖的恶名,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话说到此,我们不知道孔子的头上是否冒出了虚汗。
照孔子所言,依照盗跖本人的条件,就是称上三次王也不过分。孔子不是说仁义礼智信是君子之德吗?为什么到了盗跖这里,只谈貌、智、勇呢?孔子竟鼓吹长得好的人就可以南面为王,真是滑稽得肚子疼。
再往下看,就更有意思、更过分了。孔子把盗跖奉承一番后,竟又说:将军如果听从我的劝告,我将愿意出使四面邻国,派人为将军建造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跟天下各国更除旧怨开启新的一页。这是哪里是劝善,简直就是在奖恶。孔子对盗跖的罪恶行径只字不提,却说要代其游说,封他为诸侯。幸好孔子不是天子,不然,天下之人都要纷纷入草为盗,等待诸侯之赏了。
从这番话上看,孔子也真是自我感觉太好了。自己还曾受过“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等数患,竟还天真地想为盗跖游说,让别人尊他为诸侯,谁会想信?
最后,孔子还跟盗跖说: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难道盗跖接受了封赏,就是圣人贤士吗?难道盗跖这样的人得不到惩罚反而被尊为诸侯是天下人的心愿吗?真不知孔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但更令孔子蒙羞的事还在后面。盗跖听了孔子的话,不但不为所动,反而痛斥了孔子的虚伪假仁。盗跖说:凡是可以用利禄来规劝,用言语来谏正的,都只能称作愚昧浅陋的普通顺民。你怎么可以把我当作普通顺民来对待呢?(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再说,喜好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好在背地里诋毁别人。如今孔子你研修文王、武王的治国方略,控制天下的舆论,一心想用你的主张传教后代,穿着宽衣博带的儒式服装,说话与行动矫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诸候,而且一心想用这样的办法追求高官厚禄(被戳到了最痛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盗丘,反映竟称我为盗跖呢……?(被倒打一耙)
这下孔子坐不住了,连忙抽身而退。走出帐门登上车,竟三次失落手中的僵绳,眼光失神模糊不清,脸色犹如死灰,低垂的头靠在车前的横木上,颓丧地不能大口喘气。感叹道:这真是没病而自行扎针,自找苦吃啊。急急忙忙跑去摸虎头、理虎须,差点被虎吃掉啊!
有了这次教训,特别是老聃多次教诲后,孔子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改变。他在教育他的弟子时,也多次强调未得到他人信任时不要深层次地进言,否则极易遭到杀生之祸。但孔子的君臣思想并没有因为屡屡碰壁或他人的指责而改变,甚至他还认为要想劝谏有效,必须先要与不义之君臣同流合污,取得信任后再进言。也正因为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才会被很多人看作是假仁假义。
不过也不能排除是一种策略,是俗人太愚而难以理解。
http://www.cunguanhome.cn/thread-32187-1-1.html
1 条评论:
仁的概念,当时是不完整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