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人类文明开始的巧合?

依据人类历史走向古文明的时间,恰是4至5千年左右;真正的人(现代人),出现在距今800万年前。古猿大约出现在距今8000万年前。如果我们仔细比对人类存在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是种非常恰巧的偶然。

为什么选择在4至5千年左右出现人类古文明?为什么那时候的人类思考的最开阔,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家最多的年代。而且不容忽略的是四大宗教的起源也在这时候。

这必然是因为有着某个特定的因素。

如果我开玩笑说是外界最高文明的人接触了我们比较低层次的人群,更或我们当时在5千年有着高度文明后来消失了?

如果我们再沿着古文明进行剥析,世界观与宇宙观都在这些时间出现,为什么有些文明的足迹最终选择消失?他们是已经选择蜕变?还是随着岁月已经潜移默化在这些人的后裔身上?

当时,这是人类面临“土地的问题”的开始,他们的前辈不会争一片土地,因为非农业社会,土地不是物质。

他们先是游牧,进而从迁移的农耕概念变成稳固的落地生根的趋向。文明价值的蜕变是富有极为细微与游牧转换成农耕的互换在生活形态的改变,最原始的信仰习惯却不能被摆脱。人为什么会畏惧天地,如果依据人类开始是人对人的不信任,进而扩大成部落对部落对小区域的争战。进而因为势力的并吞,产生所谓的国家。

存在在里头的人出现变化,有了阶级,权力及分工。

他们比较聪明的利用机会令自己日子更好过,比较被控制的,很少思考生命,对于宗教的依附只求日子不要变的更糟糕。

人类在最初的文明中没有归属感,他们虽是可以思考,却对于大自然产生更多的迷惑,在物质对比悬殊,人类在物质享乐概念上的不同。

穷人轻生,富裕的人怕死。

从未思考繁衍的问题进而扩大到人生命追求价值的问题。或许人的稳定及转换成农业社会类型下,人的选择变少了!

如果我们再放眼看蒙古游牧民族,他们为什么会有长生天的思想,而启迪他们思考的是完全与自然共存亡的概念。而农业社会成为社会雏形前,人类从未依据生产而依赖天,他们是直接狩猎依赖天。

如此情况的天的概念是有差异的。

游牧者的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懈。

农耕者没有地就活不下来,他们的生活全依附土壤里。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何以在新石器出现以前并没有“农业”?没有任何其他原因,在新石器以前,人类没有能力对土地进行耕种。一旦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有了对土地的耕种能力,于是农业开始出现。这当然是由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而无论是两河流域,印度,中国等的古文明的出现,恰好也与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产生直接的关系,这些土地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与部落的产生有关,这些后来主掌人类的信仰的概念,竟然恰巧与他们提供另一套文明的价值,从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时代中就已出现世界观的萌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开始形成系统的哲学。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中已经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


土地成为物质掠夺的方式,人类历史在唯心论进而出现唯物观。

我们看见许多很原始的部落,他们有着猎人的习惯,这些做活人祭的动作,或许可以从许多多神论的国度看得一些究竟。

人畏惧于自然产生是出自于莫名的潜意识,人类在进入文明前处在可能随时被杀害的不安全感。而四大宗教的出现更好就消弭了人类文明价值中文明的冲突。

我们可以看见古印度文明在东南亚盘踞很久,由于古印度宗教的概念弥漫着灵魂对神性渴慕的唯美。这些除了真切的真信却未带有如何消除比较原始部落之间的矛盾,他们的情况有异与印度的氏族阶级的概念。而回教的出现,提出皈依及单神化的单纯吸引及融合整个东南亚的群岛国家,这是非常有趣的。

印度化之前残留许多的概念,竟然在许多东南亚国家是相似的,他们的祖先祭拜土酋,延续许多巫术与妖精说法。流传在这些岛国,许多神话故事,至今都与他们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而东南亚国家会趋向佛教与接近中国的前朝强盛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的是古印度化与原本的佛教的冲突不大,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古印度文化的残留,单单一个梵字就有无数的遐想。

而现代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为什么容易歇斯底里,原来人类存在最原始的潜意识,人的着魔都是与人企图摆脱常规。宗教的需求,就正好镇压心里头这些愤恨与不平。

林季对文明小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