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现在阅报都会烦!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某些报章不好卖?

如果换成是我,思考点一定集中思考为什么要读这么一回事?

有人说报章再过一二十年就没有市场,我个人觉得不是报章没有了市场而讯息传递的内容是不是阅读者所要的。

很多时候,许多新闻从业员一味随着时代脉络及老编一贯的指示去进行特定的任务,而所谓进行任务的目的,在许多文章内未清楚写出来,记者甚至连新闻的要素自己都搞不清楚,或有些人简单且模糊带过。

不过,这不是首要的,如果被指派的工作的内容,没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说的多长也是多余。

很多人说读者是八卦的,但读者为什么会八卦,因为感觉到事情不能不知道,甚至该事情感觉上就很切身。

如果我们依据读者的思维脉络去进行剥析,其实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多雷同,而共同关注却是一种制造新闻价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一环,问题是许多时候许多报道者都忘记自身背负的是传递者的角色,新闻写的半桶水,无法满足阅读探测的意愿,也无法令读的人能建立概括性的描述,新闻要素荒腔走板,更可怕的是给人读出新闻已经被遮掩的味道。

如果事情是这样,读者如何看中该报章,信任这样报道出的内容?

很多时候,更可笑的就是报章沦为单向的官方说辞,有些报章甚至当起政府发言人的角色,为一些商家甚至产品做信心保证,如果这些问题不再发生重演还罢,很多时候记者或报馆似乎当读者是傻瓜,卫生部站出来为猪肉,为鸡只,为产品,饼干说没有问题,站在信心保证上,报章本身苦心经营的形象,却出现某某商家做背景,再仔细想这些都是该报的广告商,这样的情况,说服力能多高?

更甚的有些报章自身有鲜明的立场,替读者分化谁是政坛好人,谁是坏人,这样的意图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更好笑的一些报章,你讨厌谁,他偏偏爱大登特登某些人的精神喊话,有些人因为深深明白事情的因果,而报章继续沦为粉饰之能臣,叫读的人也感到厌恶,这样的路线不改该报的销量岂能再起死回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