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知识与智慧

知识与智慧的差别是知识是从外而内的认识;智慧是人对于外界世界认识后,从内而外体现何者是活者的最好层面,从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如何取得平衡?

现今的教育仅倾重知识,从不思考发展人的高智慧。

知识关键字眼是知,求知的领域不同,包含已知与未知。

在已经知道的知识仍有深入探索的未知可能性;在未知道的领域,出现先知也就是思考判断推测与估算;大半知识属于已知,但人涉略及学习接受理解的不同,成效非常不同,虽然同样学习一套科学理论,也会发生认知上的差距,除了智力,切入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认知会略不同。

已知知识也绝非通识;学习通识规划成的领域例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实用科学及精神科学等。

人的智慧或许需要一定程度对于知识的体认,人依据知识建构文明却未必能扎实理解与判断事物时具有智慧根;学习是可以依循学习模式与方法,学习模式与方法却未必全面。

所有学习者未必是容易体悟自己获取的知识是不是完整?方法是不是片面?看问题视野,有没有顾及整体性,自己在运用知识是对于人类社会构成会不会只是一时的好处?或只是在某些人事物有着需求,却对于大部分人的未来构成很大的杀伤力,例如大幅度伐木,过度发展及人口过于集中等等。知识制造杀伤力与需要智慧解决,或者例如达尔文提出的淘弱论,否定未被认定是强项的强项,只偏面制造竞技与发展,结果人所拥有的强处变成大缺失,甚至像种族比对论,制造人类文明的灾难。

好比城市是不是比较乡下适合生存?这是不全然的便利,反倒城市人失去原始体能的展现,透过人类在密集程度产生便利与依赖。

当然人类在密集程度的互动可以加速物质的需求,但是同理,人太集中就会在物质无法达到适度的补给,相对的在尚未成熟的供需体系,未成熟的认知,却成为不断城市涌入的人口关键。

社会的健康成本剧增。

这些人口不断的涌入,因为人与人之间会出现比较与力求更好的需求;机会与人与人在心理上加剧信任的障碍,制造隔阂与小群体的反社会形态。

由于竞争的比较,在人口过于集中化往往造成人对于知识过度依赖,大家迷信高等教育是人类对于自身最大利益的获取途径,却没有意识到当知识在加速膨胀,永远人类社会的知识发展领域是过度失去平衡的,除了羊群效应,我们也看见所谓高深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更必须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情;否则造就的是人学习事物时间的浪费。

我们人类过度倾向迷信高等教育才是所有人类建立的唯一途径,却未体察人需要发展的是高智慧群体共荣,也就是在所有人与人之间做到永续生存的体认。

懂得估计任何人类行为对未来的代价成本,必须在整体与充分考量人类不过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如何做到“共生”的概念。在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许建立的只是一套竞争与牺牲的体系,或许被牺牲的只是因为人对于现有物质的无知,破坏与伤害地球任何因与国,造成更大的问题。

反道,回朔纯物质的形成,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充满矛盾的。

因为短见与无知;人类也无法评估密集发展带来的最大伤害,因为无法透过评估地球资源可以供给多少人与多少资源可以被利用,结果力求朝向先进我们需要拥有许多知识分子;却没有多少人体认人类文明需要一个整体性,只有是思考如何汇合集体力量去创造共生共容避免损人后未来一样不利自己的高智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