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落番》金门人築夢之旅(资料收集)

《落番》金门人築夢之旅
金門是座由文化古蹟建構而成的島嶼,而這些隨處可見的古蹟,不論是古色古香的閩南建築,或是充滿異國情調的西式洋樓,絕大部份是來自出外打拚的金門華僑對家鄉的回饋。這些金門人的祖先或因戰亂、或為了給予家人更好的生存空間,前仆後繼地冒著生命危險到異地打拚奮鬥、胼手胝足建立家園。在那個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金門「出洋客」要到南洋打拚,過程十分艱辛、險峻。成功的出洋客故事,我們知道不少,但被拋下海葬身魚腹甚或客死他鄉的悲慘故事,恐怕更是難以計量,於是才流傳了「六死、三在、一回頭」這樣一個說法。而這正也是為什麼要來敘說《落番》這樣一個故事。

  • 《落番》築夢之旅,追隨先人足跡尋「金」去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3484719

  • ◎98.11.22 田調採訪記事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5379129

巴生港口金浯嶼伍德宮是金門人聚居的一個社區,以呂姓住戶較多,是一座人情味非常濃郁的村落,大家見面都以伯叔侄孫相稱,每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敬老尊賢。而金浯嶼伍德宮,供奉蘇府王爺,每年聖誕千秋,善男信女都來宮求平安,全村大拜拜,金門鄉親也利用當日聚會,大夥兒就像一家人一樣。

  • ◎98.11.23 田調採訪記事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5381925

  離巴生港約十二海哩,有一座孤懸的島嶼-吉膽島,吉膽島馬來文是Pulau Ketam,Ketam是螃蟹的意思,所以吉膽島又稱「螃蟹島」。因為島上的建築物都是建在沼澤地帶,為避潮汐,於是創造出高腳屋,即是用很多柱子支撐,高於地面四至五尺的木構建築,是一種高難度的建築工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傍晚,當海水高漲時見到屋子好像是浮在水上,所以又稱浮腳樓。

  • ◎98.11.21 田調採訪記事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4696273-%E2%97%8E98.11.21-%E7%94%B0%E8%AA%BF%E6%8E%A1%E8%A8%AA%E8%A8%98%E4%BA%8B

巴生,位於首都吉隆坡西部約32公里處,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一個濱海的工業小城。巴生的華文名稱,據說是當年華人常聽到馬來話”PASANG”(漲潮之意),而以華文標出”巴生”。而英文則是因為巴生河畔常可聽到河水撞擊河岸”callang”的聲音,而被英國人命名為”Klang”。
據記載,最早來到巴生的金門人是清道光年間的古寧頭人李煌,操舟為業。當時剛好碰上土蕃作亂,李煌因為購買軍需品供應蘇丹、協助平亂,蘇丹因此授予勳章,並以禮相待,使金門移民在華夷雜處的混沌社會,得以相安無事。
我們今天就在金門會館總務許秘書的帶領之下,走入了這個金門出洋客的大本營,有「小金門」之稱的巴生。而今天我們可是一口氣參觀了許多重要景點,像是包括凝聚金僑感情的金門會館、讓金僑忙碌工作之餘可以娛樂的俱樂部—浯聲協進社、金僑的信仰中心—伍德宮,還有金僑早期聚落且到現在還保留部分燒炭業者與火炬板廠的柴埕。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11038598

在馬來西亞拍攝的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進入第五天了,而我們也由吉隆坡一路南下進入吧生。今天,我們來到吧生一座馬來西亞著名民辦華文獨立中學—興華中學,這座中學已經有六十三年歷史,為大馬培育不少人才,包括一位大馬著名企業家,也是一位優秀的金僑子弟,丹斯里楊忠禮博士。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12461729

劉添傳一家人因為抗日戰爭爆發,輾轉來到了馬來西亞巴生。當時的番客,為了賺取金錢回家鄉,大多只能出賣勞力,上山砍柴、運送木材等等,因為生活貧困,所有的人只能以苦力間(估哩間)為家。劉添傳是當時少數識字的金門華僑,年少時,就在作記帳的工作,有時也會幫在外打拼的番客寫信回金門,同時幫助許多在外的同鄉。今天的拍攝內容是在本劇組特別搭設場景─苦力間 (估哩間),真實呈現出當時的貧困生活。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13483369

為了重建30年代的吧生火車站,我們找了靠近港口附近的一個小車站來佈置陳設,為了重建當年風貌,我們借了兩部古董車來陳設。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24128956

鏡頭拉到估俚間外聚在一起聊天的臨時演員們讓站在遠處的我們有時空交錯的錯覺,彷彿自己真的回到那個金門番客初到南洋謀生的年代,或許是因為我們的臨時演們有著天生的戲胞,不需太多的指導就能將當時的滄桑感發揮的淋漓盡致,讓在一旁觀看的工作人員常常都有時空交錯的錯覺,彷彿我們搭著時光機回到當時金門番客們為了求生存而辛勤開墾的年代。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25969963

拿起一炷清香,望著眼前的神祇,專心的祈求神明,保佑家中的每一個人,一切平安、順遂。伍德宮對金門人來說不僅是宗教信仰而已,更有凝聚鄉親的更深層意義在。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27893698

吉膽島的華裔居民比例很高,居民大多以捕魚或雜貨業維生,在島上,看不到太多的年輕人,倒是有很多老人和小孩;這是因為許多出身於吉膽島的年輕人,都離家到大城市工作,把小孩和年邁的父母留在故鄉,有點像是當年金門人遠離原鄉、出洋打拼的味道,這也許是某種華人宿命的巧合吧!

  • 《落番》拍攝筆記

http://luofan.pixnet.net/blog/post/30899174

吉膽島在1967年時,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火災,木造的高腳屋一棟接一棟遭到火舌吞噬,整座島幾乎被火災破壞殆盡,而大多數的島上居民只能到漁船上避難,在小船載浮載沉之中,看著自己心愛的家園毀於大火之中。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