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星期日

消失的古早味

文化是一种有根源,可逆向探索的虽落叶归根,却可饮水思源的韧性传承。

谈到文化,大家只想到古迹,问题在于古迹只是人类生活模式的一种硬体,建筑或古董比较难给予后代感觉或接触,到底整个时代他们的记忆的立体面图。

文化美食的好处就是活古迹,或许经由改良。更或者当初的味道并不适合后来人的口味,结果变质或更甚的被淘汰。

这是一种遗憾。问题是上百年历史的美食,如果不是美食这些依据味蕾出现问题,而是老一代的行业,找不到新一代眷顾的眼神,结果走向没有后代愿意继续扛起如此的味道,又或者环境好了,他们的下一代并不觉得老祖宗的行业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

结果许多古早味就如此流失;我们存在的历史肯定留不住如此的活古迹。

师傅留一手,还是徒弟发扬光大;向来是传统文化传承上的一大弊病。但是依据文化弘扬的角度,发现师傅再厉害,儿孙并不爱。

弊病更比不上消失的残酷。

解决方案,或因人而异。如果有套智慧财产概念,为什么没有一套活古迹文化财产概念?这是其一。太广泛的陈述文化遗产,我一时也没有太多想法。

针对食物如何行使这配方,诸如影片,录像,照片说明;甚至把这些味道,好坏编写成一个具有描述的;甚至就算选材到烹调,所有细节都可以存档。或许乡团,政府文化单位(或狭隘思维者难成型)可收录。二者,如果把这些具有历史文化的活古迹重新包装,成为商业行为。

诸如老店,文化品牌等。又或者第三个方式,就是让文化遗产广泛流传。那就是鼓励乡团办传统文化食材认识与烹调课程。可以很文化,甚至成吸引游客到来观看的其中一卖点。

现在家庭其实也有无数的家传烹饪秘方。怕失传,也可如此做。或许现在已经有人编制家族历史。但是对于比较宏观,一个社群;甚至籍贯,又或者地域差异,文化习惯,食材为了先天环境如何保存,而形成如此的古早烹调方式。其实已经是非常厚实的文化蕴涵。

只是教育学者对于这些缺乏兴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