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道学尚无欲无私

道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自然而然。
人省身,无欲,无私。处世原则,无为,无争。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谈的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己心。
老子并非依据儒家君臣伦常,反倒以百姓心为己心。
故,孟子虽有云:“君主犯罪,与庶民同罪”。却在儒家角度无法彰显何以与庶民同罪?
道学重视的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所以,警惕统治者在位不应该给人民造成威胁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所谓统治者,谈的是圣人,也就是只有“无欲,无私”的人适合治理国家,也只有圣人,知道“治国,犹如烹小鲜”。
为什么道学重视小国寡民?国土很小,人民很少,冲突和纠纷自然少,人人恬淡寡欲,吃的虽是粗食,但也觉得很甘美。穿的虽是破衣服,但觉得很漂亮。住的虽是陋室,但觉得很安逸。风俗虽是俭朴,但觉得很快乐。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1 条评论:

草夫 说...

自古以来,治国者能有几人为仁者?以道以盗?中饱私囊者,假公济私者,恒河沙数,亘古有之,当下有之,将来有之,如豺狼,更如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