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电视《叶问》离晒谱!

电视版的《叶问》,里头叶问鹤拳师成后,再学习咏春是错误的,叶问自幼就学咏春;“找钱华”陳華順(1849年-1913年),本身确实才半途出家。
但是,电视版把張蔭桓扯进来,就大错特错的,把一个历史名流错位化。
張蔭桓是佛山南海人,但是是清朝的高官,曾主掌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过按察使。
1898年3月,張蔭桓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
把属于康有为的维新派代表历史人物,写成支持孙文革命,而且涉及参与“北伐”,張蔭桓生于1837年,卒于1900年。在他最终戊戌政变后获罪,流放新疆。也只有在死后一年,也就是1901年庆亲王奕劻奏请为张荫桓平反、追复原官衔。
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至1928年间),为消灭北洋军阀,历史的错乱,特此写清楚,否则未来有人拍張蔭桓这号人物,才不至于错得离晒谱!

或许,电视版扯入是他弟弟张荫棠,问题是张荫棠参与过北伐吗?张荫棠(前清官僚)变成往北讨伐军阀的领导人,似乎错误的。

北伐,仍是国民军往北讨伐军阀,变成军伐自己讨伐自己,是很奇怪的逻辑!
国民革命军(简称革命军、国军)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国统一,我们岂有把五色旗取代青天白日的道理?
当时,只有军阀尤其是那些北方的大帅使用五色旗,南方属于国民革命军,也就是青天白日旗。
我们不能逆历史,更不能乱写。

-------------------
张荫棠(1866-1937),字朝弼、号憩伯、又号少卿。广东新会双水人。 清光绪举人,捐官为内阁中书。其父为清代浙江海防水师总兵张蓉光,兄为享有 “绝域使才”之名的清朝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
戊戌变法前, 与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且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和支持改革的户部侍郎张荫桓等有来往。戊戌变法失败后,因涉嫌参与维新派“逆党”而被罢职。赋闲多年后 ,光绪三十年(1895年) 特赦得“宽免”,任直隶补用道。时英 、俄两国觊觎西藏,西藏头领达赖喇嘛拟联俄抗英 ,英军侵藏 ,占领拉萨。英方迫使西藏地方当局商订《印藏条约》,清廷驻藏大臣不允画押;朝廷另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率领参赞梁士诒、张荫棠往印度与英方谈判。英方拒不修改,谈判无结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八月 ,唐绍仪奉调回国,诏谕留张荫棠与英方续商。但英方只求画押,不愿谈判,张荫棠据理力争,而英方罢议,谈判中断。
  张荫棠察觉英人侵藏之野心,曾电告外务部提出刷新藏政和治藏方针,得到朝廷重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英国要求在北京重开谈判,清廷复委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张荫棠回京参与其事。四月初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此约虽然承认《印藏条约》,损害我国主权,但英国也承诺不兼并藏境和不干涉西藏政治,取消《印藏条约》中一些英国独占的特权,为我方争回部分权益。张荫棠对此有功,被清廷以五品京堂候补派往西藏查办事件,赏给副都统衔。是年10月,张荫棠率领随员何藻翔等抵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及僧民万余焚香夹道欢迎。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月二日,张荫棠奏参前任驻藏办事大臣有泰及汉、藏官员十余人贪污媚外、鱼肉藏民、颟顸误国等罪,旋即奉旨将他们革职查办。藏民称快,赞“张大人”贤明。
武昌起义,张荫棠辞去公使职务。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委张荫棠为驻美外交代表 ,次年12月任驻美公使,1913年年初至6月21日,任驻美全权公使。 1914年5月26日 , 袁世凯任张荫棠为参政院参政,张不愿出任,于6月22日辞职。

1 条评论:

草夫 说...

短戏一场,何须介怀?是真是假,又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