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依据血缘。东山文化,这是我们南方人的文化渊源之一。南方人多不是纯汉族血统,只是汉化的闽越人,所以我们吃米种稻,是百越后代,是其中之一唐朝人口迁移的造成的,之后淮南长江南方的人再迁移,那就是客家人,而粤或闽其实是中华文化汉化与通婚的结果。为什么东山文化消失?因为比较优越系统的文化会蚕食原始文明。
连越南后期也受影响,更别谈被列入唐朝版图后。
有趣的是闽粤客家血统等是接近的而且是南蒙古利亚人。
而长江以北就属于比较接近蒙古血统的北蒙古利亚人,差别在于体格与毛发,北方人比较发达。
而依据语言学,潮州人是最早从北方南下的,但南方人多有畲族人血统,其实我们习惯自称为汉人,但汉初福建这带有畲族人兴建三个国家只是被汉武帝给平了!
很多华人自称唐人是对的,绝对不是汉人。
这是一个时代造就的混血儿。
很多闽,粤或客家人,不懂自己其实不算是汉人,例如客家人只是从北方迁徙南方的一支。或许称呼自己为中原人是没错,但是自称汉族本位的子孙,是大错特错。
因为人类透过DNA血统验证,证明了这点。崇尚汉服,其实也有思考的本位问题。所以,我个人不认同有所谓“易服”之说。历经孙文倡导的五族共和,其实也制订了国服,但也只有官本位。如果依据我们祖先辈的服装,就会发现服饰上差异,适切上祖先辈的服装就是道统,大家也没穿满服。
在不断文化融合下才有所谓的“汉疆唐土”的概念。从文化中国,还是血统中国上看,中国两个字,其实属于中华民族这回事,也就是黄炎子孙属于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统上的归属。这些过于倾向于种族主义者,很多都不理解所谓的中国人并不属于种族造就而是文化造就的族群。这或许是当地人需要清晰理解的,否则贻笑大方。
-----------------------------------
“畲”字来源于“畲”,来历甚古(畲畲这两字使用非常混乱)。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輋民”名称也出现在十三世纪,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輋”音shē,是广东汉人俗字。关于“輋”解析,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显然,以“輋”字作族称是侧重于居住形式,指在山里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义虽与“畲”有差异,但非指两个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后者指广东、江西畲族,这是由于汉族文人对闽、粤、赣畲族经济生活观察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的异称。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分,还有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