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十年后收入翻倍,有个办法就是货币贬值。这是最快,最可能的,也就是最凄惨的。
所以有人告诉你他有办法令你甚至是所有人十年后收入翻倍,别高兴的太早。
看完《非谈不可》发现这些经济学家根本多是理论家,除了两位比较中肯提出问题外,那位号称为国家进行这任务的人,不老实。
为什么说不老实?一,全国的人民可能都是专业人士吗?二,在不能转型迎合市场的企业,政府选择如何做?三,大多数国人需要换工作,还跑道;但绝多数的人可能在这十年内在不是货币贬值下,得到对等的酬劳翻倍吗?
要拆穿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他们如果主张不换工作;绝大多数人问问自己,如果在自己现在所属的工作单位,老板会不会给你在十年后同样位置,给你一倍的薪水?
如果你目前不是专业人士,而是一般市场的销售员,这样的目标容易达致吗?有多少人可以在十年后从非专业人士晋升为专业人士?
我们不说浮夸的话,但绝大数人不是及不能;这样的定义是因为不把话说在刀口上。
只是虚幻的说富裕的世界里只有富有的人没有穷人,美国欧美等的先进国都有乞丐,这些经济学家吃饭不知米价,要做也不估量实际情况只有纸上谈兵,难怪国阵过去用这些人,现在继续用这些人,没有成果;因为经济学家永远是看数据,看门面,看不到务实的细节与困惑,更觉得天下没有瓶颈,只要规划好,就可以冲!
我想能够冲,是吃洋葱!口气大。因为他们除了从外来招揽人才就只有国内再培训,如何培训?什么是高附加产能的?还有一个更好笑,他说问题是我国太依赖电子业与电器业。如果没有这两环,我想我国早就走不到先今的地步,问题只在于我们技术是外援的,工作是代工的。
再说,别说未来十年,就定一年收入可以增长10%,有多少企业做得到?就算做到这指标,要收入翻倍,老板肯定不会要你付出那么少,相对的老板也不可能他赚了就给你,这是常理;如果不是早在20年前经济景气时就翻倍了!还等今天?
再说,很多中小型企业面对的是转无可转,升级到无法升级的部分,没有相对的订单,升级?等同以为恶劣环境就是机会。这些相对的只有一些人成功,另一些人注定失败的企业本来就是竞争定律,这点经济学家不会告诉你,或许是不知道,或许他们是不老实。
就算品质提升,没有因应的市场需求,抑或你的产业升级,结果太多同类性质化的企业,面对恶心竞争最终同归于尽。
再说,企业出现的问题,员工在紧缩一个人做两人工的情况说进修,等同一个人能够学会分身术。这些一一的障眼法,点出问题,不务实回答问题,就像现在穷的没饭吃,就想明天吃KFC,简直与现实脱节到极点。
负面影响一概不提,说的话,不用他说,我都会背!真的像他们做的时候,就狼狈。
谁都知道关键是自我增值,但是目标不是收入翻倍,而是高等价汇值。
为什么独立后,我们比新加坡还差,而且越来越差。关键是国家遭遇无节制的浪费。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物极必反的世界
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破前数月,我在自由媒体曾预测世界经济将面对每十年后的一灾难,很不幸的真的给自己言中。
我当时的依据是石油需求并未反映真实的一面,经济过热都会遭遇周期性的放缓,世界各国间高额的放贷及借贷处于非常的水平,更甚的以扩大需求制造商机,最终就像油价波动的连锁反应,最终必须经历风暴的洗牌。
很遗憾的是那么多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处在钱滚钱的动作,在后冷战结束后,资本家与一般民众的相互关系出现更激烈的鸿沟,我们也可以看见富裕国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里头中产阶级的萎缩。
近期的知识经济的年代,没有一定的底线说你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能力值得多少钱,比较令人更忧心的是当中产阶级的萎缩,世界经济会走回头路。这是一般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处在经济投资过热,却未充分表现物品实际的价格,那些钱堆高物质的价格,成为资本家掠夺财富最大的催力;而资本家过于热衷及高估市场需求,这些追逐的东西始终有个底线,就像吹涨的气球,终于破灭。
在经济处于低糜,我们不能继续以过去的情况滋长世界各国贫富的差距。
今年的圣诞对于冰岛人就是最难得的经验,冰岛以周密的金融体系为荣,而知识水平的偏高,仰赖单向经济物质来源,足以令一个国家致命。犹如以转运贸易为主的新加坡,最终必须面对国度国际化,而深受其害。
我国处于出口,人民所得浮动于国际货币,国人的经济能力并未因为政府的扩大经济蛋糕而受惠,由于我国近年来采取的是狭隘的资本垄断的做法,虽然政府说可以强化国营企业里头的经济势力,却产生缺乏有力竞争对象,许多管理者的忧患意识疲弱,相对于企业由于资金的扩大,而内部的实质价值并未能扩大。
国营企业成长放缓,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而这些因为企业整合而迷失企业增长空间的企业巨无霸,始终就如一些商业产品在未整合前繁多,而整合后我们消费者能够享有的选择商品减少一样。这些未经历比较的商品最终因为这些国家管理者狭隘及偏见,最终经济干涉太多,企业盘整的太激烈,最终这些企业无法正向导致带动国家的经济趋向正常。
其实,除了我国政府在这次的经济政策上犯了经济大忌讳,其实放眼国际许多大型企业最终也面对同样的窘急,养了一大群员工,却无法人尽其才。
这些道理在物极必反的世界显而易见,却未看见有远见的人妥当处理。
任由金钱堆积知识经济,最终知识附着许多臭铜味,而人腐朽在金钱游戏里头而久久不能自己。
我当时的依据是石油需求并未反映真实的一面,经济过热都会遭遇周期性的放缓,世界各国间高额的放贷及借贷处于非常的水平,更甚的以扩大需求制造商机,最终就像油价波动的连锁反应,最终必须经历风暴的洗牌。
很遗憾的是那么多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处在钱滚钱的动作,在后冷战结束后,资本家与一般民众的相互关系出现更激烈的鸿沟,我们也可以看见富裕国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里头中产阶级的萎缩。
近期的知识经济的年代,没有一定的底线说你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能力值得多少钱,比较令人更忧心的是当中产阶级的萎缩,世界经济会走回头路。这是一般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处在经济投资过热,却未充分表现物品实际的价格,那些钱堆高物质的价格,成为资本家掠夺财富最大的催力;而资本家过于热衷及高估市场需求,这些追逐的东西始终有个底线,就像吹涨的气球,终于破灭。
在经济处于低糜,我们不能继续以过去的情况滋长世界各国贫富的差距。
今年的圣诞对于冰岛人就是最难得的经验,冰岛以周密的金融体系为荣,而知识水平的偏高,仰赖单向经济物质来源,足以令一个国家致命。犹如以转运贸易为主的新加坡,最终必须面对国度国际化,而深受其害。
我国处于出口,人民所得浮动于国际货币,国人的经济能力并未因为政府的扩大经济蛋糕而受惠,由于我国近年来采取的是狭隘的资本垄断的做法,虽然政府说可以强化国营企业里头的经济势力,却产生缺乏有力竞争对象,许多管理者的忧患意识疲弱,相对于企业由于资金的扩大,而内部的实质价值并未能扩大。
国营企业成长放缓,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而这些因为企业整合而迷失企业增长空间的企业巨无霸,始终就如一些商业产品在未整合前繁多,而整合后我们消费者能够享有的选择商品减少一样。这些未经历比较的商品最终因为这些国家管理者狭隘及偏见,最终经济干涉太多,企业盘整的太激烈,最终这些企业无法正向导致带动国家的经济趋向正常。
其实,除了我国政府在这次的经济政策上犯了经济大忌讳,其实放眼国际许多大型企业最终也面对同样的窘急,养了一大群员工,却无法人尽其才。
这些道理在物极必反的世界显而易见,却未看见有远见的人妥当处理。
任由金钱堆积知识经济,最终知识附着许多臭铜味,而人腐朽在金钱游戏里头而久久不能自己。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