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新闻”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新闻”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那么低B的新闻,谁要看?

第一句:再林指出,政府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基于政治议程。

第二句:再林指出,国内仍有其他课题需要成立委员会,比如调查性爱光碟主角及升旗山价值500万令吉的停车场。

(基于自己的政治议程)

(这家伙谈话,真是不废不说,当笑话看也觉得有够废!)


现在主流媒体中最多颠倒是非的言论,更有一些睁着眼睛说瞎话,作为读者别说翻阅“留睛”,简直他的出现让整个阅面直接跳过!






那么低B的新闻,谁要看?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黑过墨豆

今天没工作,在外接二连三的收到短讯,没有什么好消息。

太琐碎与还没有发生的如纳吉说未来美商可能会在我国注资五六十亿美金外,不痛不痒的有五月二十日后我国不再有补选。

开始受到的讯息是我国首季经济放缓,但通胀将升温,未来国行升息的压力大开始。

再接一则就是子母牌炼奶产品逐步涨价6%。这有通胀的促成原“因”,立即应灵成“果”!

再接下来,发现是魏家祥昨天那么生气,今天还是劝那些被JPA胡搞奖学金让许多特优生无法得到相关的奖学金外,他还多一句“马华精神”,那就是说你们特优生应先接受,然后逐一检讨!问题是如果他们获得其他国更优厚的待遇,这些人才失望,相续出走,全部败在魏副教长这些没什么“战斗力”的精神。

想着没多久,接到的讯息是我国国家竞争力,从世界第十下跌到第十六,人才出走,竞争力不跌也难;我想才有“因”,就立即有“果”。

原以为最多只是习惯发生的事情,在吃饭但是却来一个出乎意料的短讯内容!实兆远南华中学的质优生被分配到苏丹伊德利斯师范大学一个“不存在”的科系,如果这样魏家祥还要学生先接受,我就找不到任何理由说魏家祥这副教长叫这优秀学生念“空气”啊??!实在荒唐!

我以为或许网上新闻没有那么糟糕吧!

也不是,新闻是可以比对言论自由与妇女尊重的准绳!

国际才发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因为涉嫌性侵犯酒店服务生。这事情闹大了!

可是同样状况发生在马来西亚的答案是,继新闻部长莱斯就性侵印尼女佣的指控起诉两名部落客后,曾转载移工关怀组织文告的妇女力量组织,如今也成为警方录供调查的对象。为什么受调查?因为他们转载文告指部长涉嫌强暴女佣!在我国想揭发丑闻竟然是布满地雷,与国外这些需要先负责任接受调查的做法,简直是天与地。

再看看,政府再以公帑拯救濒困企业?两回教银行合并交易掀疑问。

全国大选巩音渐近,如今却传出社团注册局以公正党违章开除党员为由,警告可能撤销该党的注册。


今天的新闻黑过墨豆!

2008年11月16日星期日

新闻真的可以以假乱真?

人有很有趣,喜欢窥探人家的秘密,也喜欢揭露人家的秘密。

有人说网络的消息不可靠,偏偏许多资讯最终也在报章报道,报章肯定了网络媒体的资讯,进一步一些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变成更具有实质。

有人说,今日大马的内容七成假,三成真。新闻真的可以以假乱真?

还是被管制的平面媒体报道的东西需要被确立是事实才可以报道,反倒网络媒体单单依靠线人的线索而大做文章。

很有趣的许多文章都是推理的,偏偏推理的好的文章会被推崇。

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反驳,就是太多资讯媒体的评论及说法,最终因为经历累积的经验及思维上找出矛盾的蛛丝马迹,一切站不主脚的新闻。本来就不应该写,偏偏写作人死性不改,阅读多后,我们经常骂那份报章有没有搞错!

新闻真的可以以假乱真?许多时候自相矛盾的说法都是新闻人照本宣科的写上那些人的说法,结果在这些人陈词的矛盾中,我们看见谎言及分辨是非。


久而久之,一些报章很热卖,一些不被看好,不是没有理由的。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新闻传递很快?

资讯虽然可以第一时间传递,但是不是人人都收到第一手消息,某些国人发生轰动的新闻后的一两星期后才后知后觉的问怎么回事?

还有个笑话是很多人会混淆奥巴马及奥萨马,还有人说奥巴马是回教名字。

新闻传递很快?还是传递的不够广泛?

过去,有人说现在的学童不太重视资讯,一次常识的考试得出这样的答案,谁是首号恐怖分子?奥巴马。宾拉丁。题目二,谁刚当选美国总统?奥萨马。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我的天啊!新闻

从报章上,纳吉说庞大外劳带走庞大外资,这是什么新闻?难道身为副首相兼财政部长不知道,现在知道是新闻还是人民都知道部长不知道,这样下成新闻?

再者,我再看见一则不特出的新闻,公务员因为调职而挥刀打砸自己原先工作的办公室。

须知道,我们有上百万的公务员,如果再计算已经私营化的邮局,电讯局,国能,收费站等,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力资源去了哪里?这些人占据原本可以隶属生产力位置的普通位置,如果单单计算开开单简单的处理工作及收费工作,这些人占据我国公务员半数以上,如果我们可以浪费这样的人力,要解决可难,他们会因为调职而大大不满,无法释放人力,纳吉说了等于没说,新闻等于没价值的新闻,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再者,我又读到一则新闻,林槟首长颁发服务杰出公务员奖,内举不避亲,自己司机的表现,自己有眼看!所以获得自己肯定,但这样的做法妥当?不过,如果我仔细研究为什么我读到这则新闻,原来记者从一百八十多人,偏偏选中他,我又明白一件事情,新闻不过是经过刻意处理放大的新闻,如果不放大,其实我们什么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