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权术

天朝是怎样跨下来的?不是太后抱皇上哭,也不是慈禧不能死;最大的败笔是内斗。袁世凯的退,是以退为进,这些人错误判断自己的能力,以为袁世凯退了就没事。问题是权力原本比你大的人退下来,能力肯定比你大,权力不可能因为你逼他退,而能取代他。这些都是亲王们犯的最大错误。

如果权力的怂叠在短期间频繁,意味权力是不断的递减,所以原掌权者只要按兵不动,往往在最后关键时刻站出来,就能以一敌十。

所以,袁世凯的退,就等同不断的令你出现挑衅,一个不安于室的人,永远会令替代者不得安宁。

所以,夹缝求存,两边讨好的人最能够顺势催势。

清朝当政者不能让袁世凯退了回来,退了回来的袁世凯本来就是最糟糕的选择!但是却没有人明白这道理,清朝当政者的败亡很多时候是自乱阵脚。

从孙文信清帝退位就可以走向共和,这点也让外人认知孙文不懂权术,更只是理想派的政治趋向,如果孙文懂得袁世凯是实权,袁世凯为什么会让未来处理过自己的老东家继续存在?

这道理就像清初的开国时代,到了清羽毛丰了就直接想到对付番王,吴三桂是料到自己的下场的,袁世凯当然也懂得自己的下场,所以袁世凯的复辟是力求自身利益的最高模式。

但袁世凯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自身是依据权力的怂叠在短期间频繁,夹缝求存,两边讨好的人,所以这样的人最容易被认定被取代,因为军阀本就是分的趋势,袁世凯错误认定自身可以取而代之,这点就是曹操为什么不称帝的要害,就因为他能忍,才有子孙后代的天下,也有自己被追封的可能。

在上文,一观。

我们可以发现当权力分散的时候,独大是不太容易产生。

天命所归的人心,也不是任何人想得到就获得,如果以为过去帝制只是权力在一个失去就另一方面的人可以取代,这点往往就是不太了解权力本身还有另一特质,就是天下归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