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文化与习俗

翻看一些资料,在宪法保障下,苏丹(更或统治者)所捍卫的是马来人习俗与宗教。有些错愕,苏丹不是文化的坚持者,可以得知马来文化仍存在变数,尤其许多马来人必须再经过回教文化的洗礼。如何断定何谓马来人文化与习俗的区别?有些含糊。

一般上,在历史书籍中,看见的多是马来人的习俗,而什么是马来人文化?似乎就没有太具体的陈述,马来人的文化深受其他民族文化之影响,主要是暹罗人、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的影响。马来人在历史上所受印度教文化影响至钜,在15世纪改宗伊斯兰教之前,大部分都是印度教徒。现今马来半岛的居民中有很多印度人和华人。


既然马来人文化是拥有着外来者的影响,在促成何谓马来人的定义,也趋向比较广义,而非狭义的血统与文化做背景支撑。

很有趣的发现马来人的所谓文化捍卫,比较局限于习俗,而习俗方面是代代相传,倘若只依据习俗或者可以说会面对消失,如果习俗消失,种族是不是仍存在?

传统上马来人的社会组织带有封建制的色彩,贵族平民之间界限分明。村长由平民担任,区长便是贵族,村长受区长管辖。现在贵族已由议会及其他民选机构指派的官员所替代,但阶级区别仍很显著。

依据资料,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伊斯兰律法的约束。马来人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沙斐仪(Shafii)教派的教义,遵守穆斯林宗教节日。某些印度教礼仪依然存在,如婚礼的第二部分和国家各种庆典活动之中,犹有其遗风。农村地区的马来人也保持了土地、丛林有灵的古旧信仰,部分可溯源于印度教;他们常靠巫医或萨满教徒治病。

倘若依据马来人的定义,马来人是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的统称。

相对于马来人,华人依据各自的籍贯及生活背景,许多籍贯在习俗上截然不同,各个籍贯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都有不同的文化见解。所以华人有句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本的习俗是源自过去祖上所延续下的习惯,海外的华人在借由环境的改变,甚至各个不同籍贯通婚,更或面对现代思维及西化影响,有者还与外族通婚。

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及血统承续下,什么是华人?什么是马来人的定义不经相同。

没有评论: